折腾Deepin的二三事

折腾Deepin的二三事

​ 上学期换了新电脑,想着旧电脑放着也是吃灰,便盘算着买个二手的固态硬盘,再装上Linux,这样就不用两个系统切换了。于是在某宝花了七十多买了一块二手ssd,把光驱拆了装了上去。接下来便是装系统了,由于之前一直用的是Ubuntu,但Ubuntu原生的桌面系统过于丑陋,每次都要经过一番配置美化才算是能看,而我又常常瞎折腾导致系统损坏必须重装,而且即便是原生的gnome,在Ubuntu上也是非常卡顿,因此,这一次打算换一种体验,去某Linux社区搜索了一番,发现大致推荐的几个发行版是elementary OS,Linux mint, Manjaro Linux, kubuntu,Deepin, opensuse等等。仔细搜了一下,Manjaro 看起来是其中最漂亮的,但可惜它是Arch系的,估计比Ubuntu还要费时间折腾,最终只能尝试了一下deepin。

​ 最开始下载的是deepin 15.11 ,感觉非常不错,桌面系统是所谓自研的DDE,其实看起来更像是gnome的终极魔改版,无论是侧边设置栏,还是底部任务栏,以及启动器界面感觉都很舒服,有点像mac 与win 的结合体,基本不用任何美化配置,只需要把win的字体复制过来即可。而最让人舒服的是deepin整个的应用生态,自带的应用商店里有常用的各类软件工具,不论是vscode ,新立得,atom, Linux wps , 网易云等等都可直接在应用商店直接安装,gui还是要比apt命令或是dpkg好用的多的。其实最好的一点还有,deepin预装了wine,而且针对系统对wine 进行了大量的优化,使得deepin-wine 使用起来非常流畅,使用体验与Ubuntu上单纯的wine简直是云泥之别,尽管我一直认为在Linux上使用win的软件是一件很蠢的事,但好歹可以正常流畅使用QQ倒也不错,而且还能用不限速的迅雷。

​ 系统开机之后其它硬盘是自动挂载的(辣鸡Ubuntu),而且移动文件这些没有任何权限问题。然后是折腾软件,先装了linux Gaussian,又装了anaconda配置python。还有就是deepin自带的浏览器是chrome而非firefox,虽然个人感觉不如后者流畅但各种数据可以直接同步还是很爽的。然后是安装tmux,写个小命令连锐捷,基本可以做到直接插网线就能用。当然,deepin也并非没有缺点,比如dde的启动速度实在是慢,开机输入密码要一分钟之后才能顺利启动桌面加载壁纸,而且有时锁屏界面壁纸直接加载不出全白,甚至启动不了只能重启电脑。

​ 因为一直想把旧电脑放在实验室,所以就想着能不能再deepin上装一个类似chemdraw的软件,然后找到了marvin,虽然功能简陋,但画个结构式算个分子量还是可以的。然后是装一个核磁软件mnova, 巧的是mnova刚好有linux版本,于是作死开始了。我在安装mnova的时候发现deepin 15.11的内核版本居然只有4.3.0,mnova根本不支持。然后我就按网上的方法升级了内核,结果整个系统就崩溃了。u盘修复了半天也没搞定,只能重装系统。下载镜像的时候发现deepin已经升级到v20版本了,内核也升级了。想着要不尝试一下新系统?于是下载镜像然后再用全盘安装,然后就遇上了上文说的dde无法启动问题,甚至重启之后卡在开机界面。于是只能把硬盘清空重来一遍,使用手动安装,总算是进了系统。进了系统之后发现之前的侧边栏设置变成了窗口化的,而且系统也变得卡顿起来了,当然这是beta版,可能后续会优化吧。还有就是文件管理器没法直接右键以管理员模式打开,在配置一些系统文件的时候就很不方便,总是权限问题。没办法还是要安装一个nautilus不然没法用。而默认浏览器变成了chromium没法登陆同步数据,还要重下chrome。安装软件问题就更大了,20版没有镜像没法换源,下载速度很慢,而且应用商店明显很多软件没法用。之前要装的核磁软件也没法安装。

​ 折腾到这里,实在是太累了,所以十分不爽地写了这篇文章来吐槽。这也证明,想要能替代windows的Linux实在是太难了,至少对于我来说。然后我进入了某种贤者模式,我开始思考我为什么要玩Linux,体验不一样的系统环境?享受Gaussian把cpu跑到99的快感?还是只是单纯觉得cool? 我也不知道。不过我感觉自己已经有点厌倦了,就这样吧,也许哪天一时兴起?发现啥有趣的东西,就又开始了,谁知道呢?人总是会重复做一些动机不明、心血来潮但又毫无意义的事。
dde
dde

  • Copyrights © 2020-2023 Tan Zheng
  • 访问人数: | 浏览次数:

请我喝杯咖啡吧~

支付宝
微信